1、制造侵权
–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擅自生产其专利产品。
– 使用专利方法直接获得产品的行为。
2、销售侵权
– 销售未经许可制造的专利产品。
– 销售不知道是未经许可而制造的专利产品,但未提供合法来源。
3、许诺销售侵权
– 在市场推广或广告中承诺销售或者分销未经许可的专利产品。
– 通过展示、分发资料等行为表明愿意销售专利产品。
4、进口侵权
– 将未经许可的专利产品从国外进口到国内。
– 进口的产品如果在国内有相应的专利保护,则该行为构成侵权。
5、使用侵权
–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专利产品、专利方法或者依据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 使用侵权通常涉及到商业性质的使用,而非个人非商业性使用。
6、提供侵权
– 为他人实施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提供相关条件,比如提供用于实施专利技术的原材料、中间产品等。
– 帮助他人进行侵权行为,如提供场地、设备等。
7、间接侵权
– 出售或许诺销售专门用于实施他人专利的关键部件,导致直接侵权的发生。
– 提供技术支持或指导,帮助他人规避专利权,实现侵权行为。
8、诱导侵权
– 积极诱导他人侵犯专利权,例如通过广告宣传、促销等手段。
– 明知或应当知道某行为会侵犯专利权,还故意诱导他人去实施。
9、假冒专利
– 在未被授权的情况下,标注、缀附或者在产品说明书中声称该产品拥有专利权。
– 在包装、装潢或广告中冒充专利产品,误导消费者。
10、重复侵权
– 在被判决侵犯专利权后,仍然继续实施侵权行为。
– 对同一专利权人的其他专利再次进行侵权活动。
列出的是一些常见的专利侵权行为类型,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各国法律对于专利侵权行为都有明确的界定和处罚规定,一旦发生侵权行为,专利权人可以通过行政途径或司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针对上述侵权行为,专利权人可以采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进行维权:
– 发出警告函或律师函,要求侵权方停止侵权行为。
– 申请行政处理,向专利管理部门投诉侵权行为。
– 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判令侵权方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 请求海关进行知识产权保护,阻止侵权产品的进出口。
了解并尊重他人的专利权,不仅是遵守法律的要求,也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的重要方式,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或采用新技术时,应事先做好专利调查和分析,避免无意中侵犯他人专利权,企业也应积极申请和维护自己的专利权,以保障自身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地位。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观察员,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kname.net/ask/135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