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库培育叫什么专项「入库培育是什么意思」

入库培育是指企业还达不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申请进行培育,等培育成熟后才可以去申请高新技术企业。

入库培育的概念

入库培育,又称为种质资源库建设,是指对某一物种的优良种质资源进行收集、鉴定、保存和管理工作的过程,入库培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和利用珍贵的遗传资源,提高农作物和畜禽品种的遗传改良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入库培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保存、评价和利用。

入库培育叫什么专项「入库培育是什么意思」

入库培育的技术介绍

1、种质资源的收集

种质资源的收集是入库培育的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收集的种质资源应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优良的生长特性,以便于后续的鉴定、保存和利用,种质资源的收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工采集:通过手工或机械方式,从自然界中采集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植物或动物个体。

(2)家养繁殖:对于一些家养动物,可以通过人工饲养和繁殖的方式,收集其优良种质资源。

(3)引进繁育:从国外引进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植物或动物品种,通过引种繁育的方式,收集其种质资源。

2、种质资源的鉴定

种质资源的鉴定是对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进行生物学和生态学评价的过程,主要目的是确定其是否具有优良的遗传特性和生长特性,种质资源鉴定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形态特征分析:通过对植物或动物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评估其遗传特性和生长特性。

(2)生理生化指标测定:通过对植物或动物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评估其遗传特性和生长特性。

(3)分子生物学技术:如DNA测序、基因芯片等技术,可以直接测定植物或动物的基因序列,评估其遗传特性和生长特性。

3、种质资源的保存

种质资源的保存是对已经鉴定合格的优良种质资源进行长期储存和管理的过程,以保证其遗传特性和生长特性不被破坏,种质资源保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种子保存:对于植物来说,可以通过低温、干燥、真空包装等方法,将种子长期保存在冷库或干燥室中。

(2)组织培养:对于某些难以保存的植物器官或细胞,可以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将其转化为可再生的植株,实现长期保存。

(3)数字化保存:通过扫描、拍照等方法,将种质资源的信息进行数字化记录和管理。

4、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

种质资源的评价是对已保存的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主要目的是确定其在育种中的价值和应用前景,种质资源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抗病性评价:通过接种病原微生物,观察植物或动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评价其抗病性。

(2)产量评价:通过模拟生产环境,观察植物或动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评价其产量潜力。

(3)品质评价:通过外观观察、口感测试等方法,评价植物或动物的品质特性。

种质资源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新品种选育、遗传改良、生物防治、农业科研等。

相关问题与解答

1、入库培育的目的是什么?

答:入库培育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和利用珍贵的遗传资源,提高农作物和畜禽品种的遗传改良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2、入库培育包括哪些方面?

答:入库培育主要包括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保存、评价和利用,收集是基础,鉴定是关键,保存是核心,评价是目标,利用是目的。

3、如何进行种质资源的收集?

答:种质资源的收集可以通过人工采集、家养繁殖和引进繁育等方式进行,具体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观察员,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kname.net/ask/21323.html

(0)
观察员的头像观察员管理员
上一篇 2024年3月1日 19:06
下一篇 2024年3月1日 19:1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