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疱剂是静脉输液时若药物外渗至周围组织,能引起水泡、组织腐化或坏死的药物或制剂。这类物质通常具有强烈刺激性,对血管和周围组织产生不良影响。
1、定义:发疱剂(Vesicant)是指当药物通过血管通路外渗至周围组织时,能够引起水泡、组织腐化或坏死的药物或制剂。
2、常见类型
抗肿瘤药物:许多化疗药物,如长春瑞滨、长春新碱等植物碱类化疗药物,以及表阿霉素、阿霉素等蒽环类化疗药物,都具有发疱特性。
非化疗药物:除了化疗药物,一些非化疗药物也具有发疱特性,例如万古霉素、氯化钙、氯化钾、50%葡萄糖和钙剂等。
3、作用机制:发疱剂的作用机制主要与其pH值、渗透压及药液本身的理化特性有关,强酸性或强碱性的药物、高渗透压的药物都会对血管及周围组织产生强烈刺激,导致组织坏死,多种抗肿瘤药物、多巴胺、盐酸多巴酚丁胺、胺碘酮等药物的pH值均小于4,属于强酸类药物;而50%葡萄糖、10%钾制剂的渗透压均超过2500 mOsm/L,属于高度危险性药物。
4、临床处理:对于发疱性药物,在用药期间需要密切观察药物的外渗情况,并及时给予处理,在化疗前,一般建议给予患者深静脉置管,以减少发疱性化疗药物对于患者身体的损害,避免可能会导致的不良后果。
相关问题与解答
1、什么是药物外渗?:药物外渗是指发泡剂溶液或药物意外或疏忽渗漏至血管周围组织,这通常是由于注射技术不当、针头移位、血管破裂等原因导致的。
2、如何预防药物外渗?:为预防药物外渗,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确保针头稳固地位于血管内,使用适当的血管通路(如中心静脉导管)也是减少外渗风险的有效方法,在输注高风险药物时,应定期检查输液部位,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
了解发疱剂及其相关概念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至关重要,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观察员,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kname.net/ask/215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