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注册侵权
一、定义与法律依据
1、定义:商标侵权(Trademark Infringement)即商标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了七种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第二百一十五条对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和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进行了规定。
二、侵权类型
类型 | 描述 |
未经授权使用 | 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
近似商标使用 | 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 |
销售侵权商品 |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
伪造商标标识 |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
反向假冒 |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 |
给他人商标造成其他损害 | 包括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等行为 |
三、认定过程
1、确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这是认定商标侵权的基本依据,包括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
2、确定被控侵权的具体对象:包括被控侵权的商标和被控侵权的商标所使用的商品。
3、比较分析:将被控侵权对象与注册商标和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进行比较,认定被控侵权的商标与注册商标是否相同或者近似,以及被控侵权商标所使用的商品与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是否属于同一种类或者相类似。
四、例外与限制
1、描述性使用:合理、善意地描述自己商品或服务的特性等信息,而不是商标性使用。
2、指示性使用:利用他人商标中的文字或图形,是为了指示自己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用途、服务对象等,而非让消费者产生混淆。
3、商标权用尽原则:对于经商标权人许可或以其他方式合法投放市场的商品,他人在购买之后无须经过商标权人许可,就可将该带有商标的商品再次出售或以其他方式提供给公众。
4、在先使用:在商标获得注册之前,他人已经在相同或相似产品上使用了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并且有一定影响,商标法应当容忍这种在先使用行为。
五、处理与取证
1、处理方式:商标专用权是一种财产权,得到法律的保护,对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置,在商标法中做出了规定,包括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
2、取证方法:包括委托专业的知识产权公司调查取证、向行政机关举报取证、运用公证机关收集、保全证据等,取证时需注意内容及手段的合法性、证据之间的关联性和一致性以及证据的客观性。
六、相关问题与解答
1、Q1: 如何判断两个商标是否构成近似?
A1: 判断两个商标是否构成近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商标外观(文字、图形或其组合的视觉形象)、商标读音(从人们的听觉出发,判断两商标是否因读音近似而导致混淆)、商标含义(分析两个商标是否含义相同或近似并导致消费者对商品来源产生混淆)。
2、Q2: 遇到商标侵权应该如何处理?
A2: 遇到商标侵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收集证据,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然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制定合适的维权策略,在维权过程中,应保持冷静和理性,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操作。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观察员,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kname.net/ask/230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