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素分类
尿素按用途可分为农业用和工业用,农业用尿素占比72%,根据等级,可分为优等品和合格品,主要依据尿素的含氮量、水分、缩二脲等指标进行界定,市场上流通的尿素优等品占比在90%以上。
2、尿素粒度分类
从粒度看,尿素有大、中小颗粒之分,尿素国家标准中对粒径范围的规定共有4个,分别为:0.85mm2.80mm、1.18mm3.35mm、2.0mm4.75mm和4.00mm8.00mm,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尿素主要为小颗粒尿素(0.85mm2.80mm)、中颗粒尿素(1.18mm3.35mm)和大颗粒尿素(2.00mm4.75mm),粒径更大的尿素统称为尿素丸,市场流通极少。
3、尿素生产原料
我国尿素生产原料以煤和天然气为主,2018年,全国尿素产能7800万吨,以煤为原料的尿素(简称煤头尿素)产能5643万吨,占比72%;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尿素(简称气头尿素)产能1970万吨,占比25%;还有少部分尿素产能以焦炉为原料,约占总产能的2%。
4、尿素下游应用
尿素农用一般用作肥料,属中性速效肥料,可直接施用,也可与磷肥和钾肥加工成复合肥后,再施用于农作物,工业方面尿素主要用于生产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电厂脱硝和汽车尾让理等,除此之外,尿素也可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医药和化妆品领域也有应用。
5、尿素的生产情况
我国尿素行业发展迅速,2010年后尿素新建、扩建产能集中释放,尿素产能及产量快速增加,2015年尿素产量增长至7492万吨,整个行业供过于求,2016年后受供给侧改革及下游需求影响,尿素产量持续下降,去产能初见成效,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8年我国尿素产量5206.7万吨,产值1075亿元(按照2018年尿素平均价格2065元/吨计算),占全球产量的26.30%,是世界上最大的尿素生产国。
6、尿素的主要产地
我国尿素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华东及西南地区,主产省(自治区)有河南、山东、山西、新疆、内蒙古等地,我国共有尿素生产企业123家,尿素产能在百万吨以上的企业共23家,产能总和达3616万吨,占总产能46.36%,随着国家对化肥行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尿素行业逐渐呈现大型化、集团化的趋势。
7、尿素常见种类
普通尿素又称碳酰胺,是指直接用二氧化碳和液氨进行化学反应生成的尿素,这种尿素含氮量≥46.3%,为生理中性肥料,易溶于水,易吸收,见效快,但养分容易流失,利用率较低,多肽尿素是指在尿素生产过程中添加金属蛋白酶或聚天门冬氨酸等物质制成多肽尿素,多肽尿素和普通尿素的含氮量一样,但肥效长于普通尿素,可以用作底肥、追肥和生产缓释肥料使用,缓释尿素是在普通尿素生产过程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脲酶抑制剂,减少氮素的损失,从而提高肥效利用,延长肥效,延长时间一般在80120天,释尿素主要用于生产缓释肥中缓释氮的成份,控释尿素是在尿素表面包裹一层半透水性或不透水性物质,使养分通过包膜的微孔、缝隙慢慢释放出来,提高肥料利用率,控释尿素持效期大大延长,肥效一般都在80120天,利用率可提高10%30%,脲甲醛尿素是尿素与甲醛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的产物,脲甲醛尿素肥效的长短主要通过控制反应发生的温度及尿素的量来实现的,脲甲醛尿素肥效较长,一般用作生产脲醛肥料氮肥的原料。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观察员,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kname.net/ask/261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