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册类型
核心类别
第25类:这是服装行业的核心类别,涵盖了衣物、帽子、手套、领带和围巾等服装及相关配饰。
第9类:包括眼镜、潜水服、救生衣、防火石棉衣、防水衣等特殊救护类服装。
第10类:有拘束衣、矫形鞋、医用紧身胸衣等矫形类服装。
拓展类别
第18类:手提包、背包、拉箱、钱包、皮草、皮具等,可用于服装品牌拓展周边业务。
第26类:拉链、花边、扣眼、纽扣等,与服装制作相关的辅料。
第40类:服装制作、布料剪裁、服装剪裁、裘皮试装加工、服装修改、刺绣等,适用于服装品牌做服装制作的业务拓展。
第42类:服装设计,适合有自主设计业务的服装品牌。
第45类:晚礼服出租、服装出租等服务。
第35类:店面招牌、市场营销、采购、广告、进出口代理等,虽然存在争议,但为了商标的全面保护,特别是针对企业的主要商标,申请该类别是有必要的。
2、商标logo选择
我国商标法允许将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以及声音等要素进行组合申请商标注册。
在服装行业中,以组合商标为主,单一的文字、数字或图形商标为辅,三维标志和声音商标则相对少见。
将文字、图形、以及颜色等要素组合构成的具有显著性的商标使用在服装上,一般消费者更容易辨识和记忆。
3、正确使用商标
不要使用带有欺骗性的商标,如容易使公众对服装的品质、原料、制作工艺等特点产生误认的文字、图案商标。
实际使用的注册商标与商标局核准的注册商标区别明显,将不视为注册商标的使用,任何单位或个人可以以该注册商标连续三年不使用,向商标局申请撤销该注册商标。
商标跨类别使用,可能会侵权他人商标专用权,如果服装企业注册的商标没有达到驰名商标的程度,其超越核准注册的范围将会侵权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
4、商标侵权类型及应对方法
侵权类型
相同商标侵权: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服装上使用与权利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近似商标侵权: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服装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服装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
伪造商标标识侵权: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更换商标侵权: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服装又投入市场的。
应对方法
协商解决:因商标侵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诉讼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行政处理: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依法查处商标侵权行为,并进行行政处罚,如果涉嫌犯罪,则须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服装行业商标注册涉及多个类别,需谨慎选择并规范使用,同时要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商标侵权问题,以保护自身的品牌权益和商业利益。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观察员,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kname.net/ask/295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