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专利属于实用新型专利的一种,以下是详细说明:
1、定义与特点
定义:改进专利是对现有技术(包括产品和方法)进行改进所获得的专利,它不是完全创新的技术方案,而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的优化、改良或拓展。
特点:其对象不仅包含一般发明,而且包括对一般发明的改进,即包含原始专利和一般发明,改进专利具有专利性从属特征,其产生是从实施过程而言,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对高端技术进行创新,使发明人能够飞跃世界技术前沿,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
2、申请条件
新颖性:改进后的技术方案不能与现有技术完全相同,必须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有新的改进点,对产品的结构、成分、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改变,或者对方法的步骤、工艺条件等进行了优化,并且这些改变使得改进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存在明显区别。
创造性:改进后的技术方案不能是通过简单的常规手段直接推导出来的,必须具有一定的非显而易见性,这要求技术人员在改进过程中付出了创造性的劳动,采用了新的技术思路或方法,使得改进后的技术方案产生了显著的进步和实质性特点。
实用性:改进后的技术方案必须能够在工业上应用并产生积极的效果,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意义,能够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质量、性能,降低成本,或者改善方法的操作便利性、安全性等。
3、保护范围
通常包括整个生产系统或流程以及使用该系统的产品,但保护范围通常不包括改进前的产品本身。
4、侵权判定原则
全面覆盖原则:如果改进是基于别人专利,改进后的产品除了附加的特征外,依然包含了在先专利的全部特征,则满足全要素原则,构成侵权。
减少或替换部分特征或功能原则:如果在已有专利基础上进行改进,采取减少或替换其中部分的特征或功能,且不构成等同侵权之情形,则不构成侵权。
以下是两个与改进专利相关的问题及解答:
1、改进专利与基础专利的权利归属如何确定?
一般情况下,改进专利的权利归属于改进技术的发明人或设计人,但如果改进是在他人的基础专利授权之前完成且未获得原专利权人的许可,那么改进者可能需要与原专利权人协商确定权利归属,如果改进是在他人的基础专利授权之后完成,且符合法律规定的专利申请条件,那么改进者可以独立享有改进专利的权利,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职务发明等,权利归属可能会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有所不同。
2、如何判断一项改进是否具有足够的创新性以申请改进专利?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看改进是否解决了基础专利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或满足了新的市场需求;分析改进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否具有独特性和非显而易见性,是否超出了常规技术的发展路径;考虑改进后的技术方案是否产生了显著的进步和实质性特点,如提高了性能、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功能等,如果能够满足这些要求,那么该改进就有可能具有足够的创新性来申请改进专利。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观察员,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kname.net/ask/304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