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申请什么专利案例

您的问题似乎不完整,请提供更多信息。

一、专利案例: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

(一)技术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垃圾产量日益增多,垃圾分类成为解决环境问题、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手段,传统垃圾桶功能单一,无法对垃圾进行有效分类引导,导致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足,垃圾分类准确率低下。

(二)发明内容

1、结构设计

回收箱整体为长方体形状,由外壳、内胆、投放口、分类标识、称重传感器、压缩装置、物联网模块等部件组成,外壳采用坚固耐用的塑料材质,内胆用于盛放垃圾,投放口设置在箱体上方,方便居民投放垃圾。

在箱体正面醒目位置设置分类标识,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标识,每个标识下方对应一个投放口,且投放口大小根据各类垃圾产生量进行合理设计,厨余垃圾投放口相对较大,以满足家庭厨余垃圾较多的情况。

2、功能特点

自动感应与分类引导:每个投放口处均安装有红外感应装置,当居民手持垃圾靠近时,对应的感应装置被触发,箱体会自动语音提示“请将垃圾放入[对应类别]投放口”,同时该投放口处的指示灯闪烁,引导居民正确投放,若居民投放错误,箱体会再次语音提示“垃圾投放错误,请重新投放”,并保持错误投放口指示灯常亮,直至垃圾被正确投放。

该申请什么专利案例

称重与数据统计:在内胆底部安装称重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各类垃圾的重量,通过物联网模块,这些数据会被传输到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可以远程查看每个回收箱各类垃圾的收集情况,以便合理安排清运车辆和路线,提高垃圾清运效率,当某一区域回收箱内可回收物重量达到设定阈值时,系统会自动通知相关工作人员前往回收。

垃圾压缩功能:为了提高回收箱的存储容量,减少垃圾清运次数,在内胆中设置了压缩装置,当垃圾投入后,压缩装置会自动启动,将垃圾进行初步压缩,节省空间,经过压缩处理后,原本可容纳 50 公斤垃圾的内胆,实际可容纳约 70 公斤垃圾,有效降低了垃圾处理成本。

(三)专利意义

1、环保效益显著:通过智能引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提高了垃圾分类的准确率,有助于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提升管理效率: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管理平台实时掌握各回收箱的垃圾收集情况,实现精准调度,避免了传统垃圾清运过程中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提高了垃圾处理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3、培养公众环保意识: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的使用过程简单便捷,且具有互动性,能够在居民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垃圾分类意识,促进公众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该申请什么专利案例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一:这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的技术难点主要有哪些?

解答:

1、精准感应与识别:要确保红外感应装置能够准确识别居民手持垃圾靠近的是哪一个投放口,并且避免误触发,这需要优化感应装置的灵敏度和安装位置,同时结合软件算法进行精确判断。

2、稳定的数据传输:由于回收箱分布在不同区域,可能面临信号不稳定等问题,需要采用可靠的物联网通信技术,如 NBIoT(窄带物联网)或 LoRa(远距离无线电),以保证称重数据和设备状态信息能够稳定、及时地传输到管理平台。

3、压缩装置的可靠性:压缩装置需要适应各种垃圾类型和复杂的使用环境,长期稳定运行,在设计上要考虑防止垃圾缠绕、堵塞等问题,同时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压缩能力和耐久性,以应对频繁的压缩操作。

该申请什么专利案例

问题二:如何进一步改进这款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

解答:

1、定制化设计:针对不同场所(如社区、学校、商业街等)的垃圾产生特点和空间布局,对回收箱的外观尺寸、投放口数量和布局进行定制化设计,在学校图书馆附近设置的回收箱,可适当增加纸张类可回收物的投放口大小;在商业街则可考虑增加小型包装垃圾的投放口。

2、多功能拓展:除了现有的功能外,可以增加一些附加功能,如太阳能充电板供电系统,以提高设备的能源自给能力,降低运营成本;或者添加电子显示屏,用于播放垃圾分类宣传视频、广告等信息,增强宣传效果的同时也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3、与社区管理系统融合:将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的数据接入社区综合管理平台,与其他社区服务设施(如门禁系统、停车管理系统等)实现联动,对于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给予一定的社区积分奖励,可用于兑换物业费减免、停车优惠等福利,进一步激励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观察员,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kname.net/ask/322479.html

(0)
观察员观察员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04:09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04:1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