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分类是《商标注册用商品与服务国际分类尼斯协定》的简称,是商标分类的国际标准,以下是关于尼斯分类的具体介绍:
1、历史沿革
起源:尼斯分类于1957年由尼斯外交会议达成的一项协定制定。
修订历程:自诞生以来,尼斯分类已多次修订,最近的一次修订是在2012年3月起实施的第十一版。
使用情况:截至2000年12月,尼斯协定成员国为65个,尼斯分类不仅对尼斯协定成员国是强制性的,而且对WIPO国际局根据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及其议定书办理的商标国际注册,以及对非洲知识产权组织、比荷卢商标局和 (商标与外观设计)内部市场协调局办理的商标注册,也是强制性的,一些非尼斯协定成员的国家也使用尼斯分类。
2、分类结构
类别数量:尼斯分类将所有商品和服务划分为45个类别。
商品类别:包括食品、饮料、烟草、纺织品、皮革、家具、运输工具等34个商品类别。
服务类别:包括广告、保险、财务、建筑、电信、运输、教育、娱乐等11个服务类别。
3、作用意义
便于操作:尼斯分类有利于商标申请者在商标注册、商标搜索、商标维权等方面进行准确地操作。
增强一致性:每版修订旨在增强商品内部的一致性。
相关问题解答
1、问:尼斯分类有哪些具体应用?
答:尼斯分类广泛应用于商标注册、商标搜索、商标维权等方面,有助于商标申请者准确操作,对于WIPO国际局根据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及其议定书办理的商标国际注册,以及非洲知识产权组织、比荷卢商标局和(商标与外观设计)内部市场协调局办理的商标注册,也是强制性的。
2、问:尼斯分类如何影响商标申请过程?
答:尼斯分类通过提供统一的商品和服务分类标准,简化了商标申请过程,申请人可以根据尼斯分类快速准确地确定自己的商品或服务所属的具体分类,从而提高申请效率和成功率。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观察员,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kname.net/ask/339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