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IPC是《国际专利分类表》(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的缩写,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1、定义与协定:
专利IPC是根据1971年签订的《国际专利分类斯特拉斯堡协定》编制的。
是目前国际通用的专利文献分类和检索工具。
2、目的与作用:
作为专利文献统一的国际分类的工具,为各知识产权局和其他使用者建立一套用于专利文献的高效检索工具。
用以确定新颖性,评价专利申请中技术公开的发明。
3、分类结构:
部:采用英文大写字母A~H表示,共有8个部,分别涵盖不同的技术领域,A部为人类生活必需(农、轻、医),B部为作业、运输,C部为化学、冶金等。
大类:包括一个或多个大类,用两位数字表示,每个大类的类名对它所包含的各个小类做了全面的说明。
小类:由大类细分而成,用大写字母表示,可进一步细分,一个完整的分类号由代表部、大类、小类的符号结合构成,例如A61K 38/00。
大组:这是第四级类目,用一个带有圆点的两位数字表示,可用于对文献进行周详的检索。
小组:这是第五级,并在分类号前加一个“/”及两位数字组成。
4、使用与检索:
在进行专利检索时,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小类、大组进行检索,在判断新颖性和创造性等不同类型的检索中,IPC分类号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5、应用范围:
IPC广泛应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局,以及众多专利信息服务机构,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4个地区局、1个专利组织使用IPC。
相关问题与解答
1、问题:如何根据IPC分类号确定某一专利所属的技术领域?
回答:首先看IPC分类号的首位字母,确定其所属的部,然后依次查看大类和小类的名称及编号,从而明确该专利在具体的技术领域中的细分类别,分类号为A61K 38/00的专利,属于A部(人类生活必需),大类为A61(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小类为A61K(制备、提纯、保存、测定或试验物质或产品的方法,或者它们的装置),再通过后续的大组和小组编号进一步精确定位其在医药领域的具体技术方向。
2、问题:IPC分类号是否会更新?如果有新的技术出现,如何反映在IPC中?
回答:IPC分类号会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技术和新兴的技术领域,当有新的技术出现时,相关的专利管理机构和专家会对IPC进行评估和调整,为其分配合适的分类位置或新增相应的分类条目,以确保专利分类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观察员,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kname.net/ask/339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