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L,即Time To Live的缩写,代表生存时间,在DNS解析中,TTL是用于设置DNS解析记录(也称为DNS缓存)在DNS服务器上的保留时间,为了深入理解TTL,我们需要先明白DNS解析过程中的DNS缓存机制。
在实际的域名解析过程中,当用户访问一个域名,他们并不总是需要向权威的解析服务器请求最新的解析记录,这样的操作不仅会产生较大的解析时延,还可能对权威解析服务器造成较大的解析压力,DNS解析的多个环节都采用了DNS缓存技术,以提高DNS解析的效率。
当用户首次访问一个域名时,由于DNS服务器上还没有相应的DNS缓存,所以最终会请求到负责该域名的权威解析服务器,获取该域名的解析记录。
TTL值定义了域名解析结果在被更新或失效之前可以存在的最长时间,如果您将TTL设置为600秒,则意味着该记录可以在缓存中保持有效状态的最长时间是600秒,如果在这600秒内,有人再次查询该记录,他们将获得与第一次查询相同的结果,而不是从权威服务器获取最新的记录。
TTL(Time To Live,生存时间)设置是指在计算机网络的不同的上下文中指定数据包或解析记录在被丢弃或失效前可以存在的最大时间,以下是两种不同场景中的TTL设置介绍:
IP协议中的TTL设置
TTL值范围 | 说明 |
0 | 数据包不会被传输,立即在源点被丢弃。 |
1-255 | 数据包在网络上可以经过的最大路由器数,每经过一个路由器,TTL值减1,当TTL值减到0时,数据包被丢弃。 |
通常设置 | – 64:一个相对常见的默认值,适用于大多数内部网络。 – 128或255:用于不想数据包在网络中被丢弃的情况,例如某些DNS查询。 |
DNS解析中的TTL设置
TTL值范围 | 说明 |
0 | 解析记录不会缓存,每次请求都会重新查询权威DNS服务器。 |
300-3600(5分钟-1小时) | 常用的TTL设置范围,适用于大多数网站,平衡了更新速度和解析效率。 |
超过3600 | 较高的TTL值可以减少DNS查询次数,但更新DNS记录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生效。 |
通常设置 | – 600(10分钟):对于一些需要快速更新的场景,但又不希望频繁查询DNS服务器的中等平衡值。 – 86400(24小时):长时间不更新IP地址的静态网站可能会使用这个值。 |
TTL的设置对于网络性能和域名解析的灵活性有很大影响,合理的TTL设置可以减少网络拥堵,加快解析速度,同时也能确保在IP地址变更时,用户可以及时获取到新的信息。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观察员,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kname.net/ask/42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