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专利分类是什么意思

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分类)是根据1971年签订的《国际专利分类斯特拉斯堡协定》编制的,是惟一国际通用的专利文献分类和检索工具,为世界各国所必备。 该分类表采用功能性为主、应用性为辅的分类原则,将专利文献按照技术领域、技术内容和技术用途等方面进行分类,共分为8个部分,分别是:A部人类生活需要;B部作业;C部化学;D部冶金;E部机械工程;F部电学;G部物理;H部信息技术。

国际专利分类是什么意思

国际专利分类(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简称IPC)是一种对专利文献进行分类和检索的国际标准体系,它通过将专利技术内容按照特定的等级结构进行分类,以方便各国专利局和专利使用者管理和检索专利信息。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介绍,展示了国际专利分类的基本结构:

等级 名称 描述
部(Section) A-H 共8个部,分别代表不同的技术领域,如A部为人类生活需要,H部为电学等
大类(Class) 两位数字 每个部下的具体分类,如A61表示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小类(Subclass) 一个字母(除A、Z、I、O、U、X外) 对大类进行细分,如A61B表示诊断;外科;鉴定
主组(Group) 1-3个数字 对小类进行进一步细分,如A61B1表示用于诊断目的的仪器
分组(Subgroup) 2-4个数字 对主组进行细分,如A61B1/00表示与医学诊断有关的通用设备

这个介绍仅作为示例,实际上IPC分类体系更为复杂,包含更多的细分等级和具体的分类号,通过这样的分类体系,可以更高效地进行专利检索和管理工作。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观察员,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kname.net/ask/43390.html

(0)
观察员的头像观察员管理员
上一篇 2024年6月9日 15:58
下一篇 2024年6月9日 16: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