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罪的争议是什么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14条,是指违反商标管理法规,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且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行为,此罪行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对商标的管理制度和他人注册商标的专用权。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罪的争议是什么

争议主要集中在如何定义和量化“违法所得”,传统上,计算方式通常是销售收入扣除购进商品的价格、人工和场地费用等成本,有观点认为,这样的计算方式可能会降低犯罪的处罚力度,因此建议以收入减去所有成本(包括购进价款、人工、场地费用等)来计算违法所得,对于“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定义也存在争议,有解释规定改变注册商标的字体、字母大小写或者文字横竖排列,与注册商标之间基本无差别,也可视为相同商标。

在定罪标准方面,具体包括:非法经营数额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3万元以上,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的,非法经营数额在3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2万元以上的,可视为“情节严重”的情形,但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本罪法定最高刑的调整因素,建议此类犯罪法定刑升档的数额标准在原司法解释的基础上适当提高。

序号 争议点 说明
1 明知要件认定 如何判断行为人是否明知销售的商品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包括明确知道和应当知道的程度。
2 销售金额的认定 如何计算销售金额,包括实际销售价格和待销售商品的货值金额。
3 侵权行为与犯罪数额的关系 如何区分侵权行为是罪与非罪、既遂与未遂,以及犯罪数额对量刑的影响。
4 商品状态的认定 如何区分假冒注册商标商品已售出和待售状态的社会危害性,以及相应的入罪数额标准和计算方式。
5 证据收集与质证 如何确保收集的证据充分、有效,以及如何对证据进行质证,为被告人提供无罪或罪轻的辩护。
6 辩护策略的选择 针对不同的案件情况,如何选择合适的辩护策略,如无罪辩护、罪轻辩护等。
7 法律适用与法律修订 随着法律修订,如何正确适用新的法律规定,以及新旧法律在具体案件中的过渡问题。
8 企业合规与个人责任 如何界定企业在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中的责任,以及个人在企业中的责任。
9 情节严重与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 如何区分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以及这两种情形在量刑上的差异。
10 批捕与拘留期间的问题 家属在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被拘留后,如何应对公安机关的批捕申请,以及拘留期间的权利保障问题。

这个介绍简要概括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罪在司法实践中可能出现的争议点,有助于了解这一罪名的复杂性和辩护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观察员,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kname.net/ask/50559.html

(0)
观察员的头像观察员管理员
上一篇 2024年6月12日 21:03
下一篇 2024年6月12日 21:0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