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商标侵权法律新规

2024年商标法规定的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021年商标侵权法律新规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2、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

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4、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5、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如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

对于上述侵权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进行处理,如认定侵权行为成立,将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若违法经营额超过五万元,还可以处以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

以下是根据2024年前的商标法规定整理的商标侵权行为介绍:

序号 侵权行为类型 描述
1 盗用商标 未经商标所有人授权,擅自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消费者混淆。
2 模仿商标 未经商标所有人授权,在商标设计、字体、颜色等方面与其商标高度相似,容易导致消费者产生混淆。
3 销售假冒伪劣商品 未经商标所有人授权,制造、销售或提供与其商标相同或相似的伪劣商品,冒用商标标识,误导消费者。
4 恶意注册商标 恶意注册与已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以谋取经济利益,侵犯商标所有人的独占权。
5 商标侵权广告 在商业广告中使用他人的商标,误导消费者,使其产生对商品或服务的错误认知。
6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 也称为反向假冒,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
7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8 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 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
9 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如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图形作为商品名称或商品装潢使用,并足以造成误认。

请注意,此介绍是根据2023年前的商标法规定整理的,具体的法律规定可能会随着法律的修订和更新而发生变化,如有需要,请查阅最新的法律法规以获取准确信息。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发布者:观察员,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kname.net/ask/61670.html

(0)
观察员的头像观察员管理员
上一篇 2024年6月18日 08:28
下一篇 2024年6月18日 08:3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